
2016年8月1日,活動管家上海團隊正式搬遷入住進內環的一處loft寫字樓,而此前的近4年時間里,他們都是在上海北部外環的一處臨街的園區內辦公。創始人汪小鑫笑著回憶說,此前的辦公環境太差,運營企業就像長跑中的運動員,綁著沙袋在進行比賽,無論是客戶談合作,還是跟求職者談招聘,跟同行相比都太吃虧!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辦公環境,活動管家團隊還是完成了每年50%以上的增長,2016年上半年已經完成2015年全年營收。活動管家此次搬遷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未來互聯網+模式轉型中的大量人才招聘問題。
2011年,在上海一家偏僻的破舊廠房內,只有2個員工的“獨秀會展”正式成立,其中有一位就是“活動管家”創始人汪小鑫。
當初創建“獨秀會展”的初衷很簡單,僅僅是因為前一份媒體項目創業失敗仍然不想去上班,為了生計而創立的一家企業,汪小鑫說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天蝎男”,有著天蝎座的堅持與韌勁,盡管當時所在的辦公地址條件非常差,汪小鑫仍然不覺得苦,樂在其中,“當時很多人都不愿意過來面試,過來的人到了門口看到這么破舊轉身就走了。”汪小鑫回憶當時的辦公環境說道。
汪小鑫接觸了活動行業后,發現深深的愛上了這個行業,汪小鑫說自己是一個喜歡深度思考的人,這個行業有太多的問題,值得他花時間去思考,汪小鑫發現行業里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會展活動是個傳統落后的行業,標準化程度低,從業人員效率低,基本都在給客戶做咨詢、做方案,這中間也得不斷的磨合折騰。
這些邏輯思考的背后是大量活動的積累,在過去的五年里,獨秀每年要完成幾百場的大大小小活動,這1000多場活動的背后是無數個加班趕方案的日子,是無數個通宵布置活動現場的日子,也是無數個活動成果背后的精彩。
6月8日,獨秀會展百城計劃“活動管家”首站啟動儀式暨北京分公司開業慶典在北京舉辦,獨秀會展新戰略產品“互聯網+”品牌——“活動管家”面世,標志著互聯網+活動管理模式正式開啟,并以北京為軸心逐步向全國延伸布局。
活動管家汪小鑫表示,活動管家品牌的問世,代表著活動管家團隊對于這個行業的深度了解。
1、 地域性;
活動行業是一個地域性特別明顯的行業,本地的活動公司基本上都有非常強的人脈關系,而且客戶基本上不會跨地區找活動公司合作,所以,活動管家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發布了“百城計劃”,計劃在3年內,在一線城市大力開拓直營公司,圍繞一線城市周邊的二三線城市做加盟,目標是做到幾百家連鎖規模,做中國最大的活動連鎖品牌機構。
2、 效率低;
傳統的活動公司模式效率特別低,對接客戶流程冗長,修改活動方案繁瑣,項目周期長,人均產值特別低。針對這一特性,活動管家團隊在過去的幾年里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做標準化的工作,從場地到設計,每一個環節都在用標準化+系統改造整個活動流程,爭取在3年內,打造一套屬于活動行業的智能技術工具。
3、 瓶頸矮;
傳統的活動公司規模上不去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這是一個完全靠人來推動的行業,每一個崗位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給客戶做貼身服務,項目管理、策劃、設計、執行這四個標準的重要職能崗位,每一個崗位都需要經驗特別豐富的人來工作,但是每家公司所聘請的專業度強的人員數量是有限的,達到一定的服務數量后,人力達到一個瓶頸,從而公司發展達到瓶頸,大規模的招聘迎來的又是巨大的風險。針對這一行業屬性,活動管家希望未來引入跟共享經濟公司滴滴、Uber一樣的眾包機制,汪小鑫鑒定的認為,5年后的活動行業,一定是90后甚至是00后的主場,他們一定不會喜歡朝九晚六的生活,他們會更加傾向工作方式更加靈活自主的眾包方式,而且,利用眾包方式,活動管家就可以擁有市場上最優秀的從業人員,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體驗。
目前,活動管家總部所處的位置是上海的內環附近,辦公環境相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雖然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活動管家依然沒有去租賃特別好的辦公樓,也沒有花大錢去做裝修,把主要的資金全部花在替換小管家們(活動管家內部對同事的稱呼)的辦公桌椅家具上,目的是為了讓小管家們擁有更好的辦公體驗,發自內心的擁有自豪感。
創業總是艱難的,有多少友商在同一時期和獨秀會展成立,最后卻消失匿跡在市場浪潮之中,有很多都是因為在創業初期,盲目擴張,資金鏈斷裂所致。汪小鑫深知創業的不易,他發自內心的說,“創業其實就是從外環的廠房到內環辦公樓”的過程,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如果沒有從0到1的心態,創業可能只是一場愛慕虛榮的游戲,不會腳踏實地的考慮如何創造價值。